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民间曲艺的一朵奇葩--嘉善宣卷(2)

2014-01-03 09:39 作者:袁马荣 来源:嘉兴故事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木鱼宣卷一般需3个人,一个上联(也叫上手),两个下联(也叫下手、附卷)。整场演唱以上联为主,下联不参加说表,只托唱上联演唱时的几句或末尾几个字。 宣卷是民间曲艺的一种形式,与苏州评弹有异曲同工之妙,同


  木鱼宣卷一般需3个人,一个上联(也叫上手),两个下联(也叫下手、附卷)。整场演唱以上联为主,下联不参加说表,只托唱上联演唱时的几句或末尾几个字。

  宣卷是民间曲艺的一种形式,与苏州评弹有异曲同工之妙,同属口头表演艺术。但宣卷中的上联比评弹中的上档负担更多的说唱任务。所以宣卷上联的说唱表演技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。评价一个宣卷班子水平的高低,其实就是看上联的表演水平的高低。宣卷的上联,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:一、口齿伶俐,吐字清楚。喉咙要耐唱,不易哑掉。二、模仿力强,书中人物众多,有正面反面的,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,有文的武的角色等等,要扮啥像啥,惟妙惟肖。三、掌握多种方言,南腔北调,都要会说,特别是绍兴话、扬州话、苏州话、浦东话、山东话等,要做到说啥像啥,并且要有几种方言同时对话的本领。四、记忆力强。几十部书说讲就讲,且书路清晰,不混淆。有较强的说表艺术,详略得当,交代清楚。笑料噱头,信手拈来,恰到好处。五、感情丰富。表演时,身临其境,喜怒哀乐,哭笑如常。所以,宣卷的上联先生需具有一般人没有的语言表演天赋,因此,宣卷的上联,在语言表达上是个人才,不可多得。

  宣卷在演唱的摆设上有一定的讲究。宣卷用的台子叫阳台,阳台(宽90厘米、长180厘米、高90厘米)上面铺台毯,纵向而摆。向观众的一面,围一块桌围,桌围上写有“××社文明宣卷”。阳台里面(北面)摆一只供台,供台上按次排列着观音、弥陀、韦陀、关老爷等各位菩萨。上、下联对面而坐,上联面前摆大、小(左小右大)两个木鱼,一把点火茶壶,一面小锣,一只摇铃。下联每人手拿一只响铃,桌上摆两只罄子(许派下联敲一只罄子),面前放一把点火茶壶。阳台中间放一只摆钟,两只装有鲜花的花瓶,两只镜架(内放书目),一只书箱(内装宝卷书),一块经盖(盖在宝卷书上),一只茶盘(内装各种茶食)。

  木鱼宣卷除了在朝山进香的香船里表演外,一般在房屋较大人家的厢房里表演。

  木鱼宣卷的表演顺序是,上联用“醒木”在桌子上拍打一下,说明宣卷正式开始。首先唱《接佛》,上联向北站立,面对菩萨,手拿木鱼,边唱边敲。一个下联也站立面对菩萨,边敲响钟边托唱唱词。另一个下联坐在原位不动,边唱托词,边敲罄子。上联与其中一个下联隔着阳台一左一右面对菩萨,唱一个菩萨,跪一下(不跪到地)。《接佛》唱好后,上联转身面向观众,然后唱《炉香续入》,站立的一个下联坐回原位,再唱《开篇》。《开篇》唱好后,接下来说唱正本书目。整场卷最后一场演唱结束时要唱《送佛》。《送佛》的程式与《接佛》差不多,上联与一个下联站立,面对菩萨,唱一个菩萨跪一下,手敲木鱼和响钟,只是把“接”字改为“送”字。

 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,宣卷在形式上有了改革,宣卷艺人在木鱼宣卷的基础上加进了丝弦乐器伴奏,减掉了“南无阿弥”之词,形成了更受群众欢迎的丝弦宣卷。丝弦宣卷的乐器有胡琴(二胡或越胡)一把,琵琶(扬琴)一只,笛(或箫)一支(在开场时用),弦子一把等。人数也由木鱼宣卷的3人改成6人至7人(即上联1人,下联2人,乐器3人至4人)。
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