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桐乡人的早餐

2015-08-21 14:14 作者:嘉兴故事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中国美食闻名世界,各类早餐就算谈不上应有尽有,也已足够我挑


  中国美食闻名世界,各类早餐就算谈不上应有尽有,也已足够我挑选。母亲总说我人又懒、嘴又刁,自己从不出去买,母亲买回来了又嫌这个油腻难吃,那个淡而无味。殊不知,我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……

  在我的记忆中,最经典的三道早餐就是烧饼油条、豆浆粽子和糍米饭。尽管这三道早餐现在仍活跃在早餐摊上,但早已不是儿时的滋味。
  
  烧饼油条

  桐乡人对烧饼油条的喜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,男女老少都爱吃,一大早出门去,总能看到烧饼摊前那长长的队伍。烧饼这东西不知是几时流传到桐乡的,似乎自古就有了,做烧饼的多是外地人。可见这是舶来品,但时间久了,似乎早已落地生根,成为桐乡人的日常美食。

  吃烧饼之前,先看做烧饼,也是一种享受。烧饼师傅在桌上搓着面团,又迅速扯下一小块,包了一大团猪油和香葱,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个圆形大饼,在这个大圆饼上拍上些许清水,拿起一个罐子,星罗棋布地撒上一些黑芝麻。又迅速抄起这个大圆饼,贴在了大黑炉子内壁。动作之迅速、技法之纯熟让人惊叹,仿佛观看一场杂技表演。一两分钟后,炉内的烧饼渐渐膨胀,洁白的面皮也变得焦黄,猪油和葱的香味四溢。烧饼出炉了,师傅用长长的钳子把烧饼夹出,热腾腾的烧饼做成。

  就像烧饼师傅旁边少不了油条师傅一样,大部分人都习惯烧饼配油条,买个烧饼,定要在里面塞上一根油亮亮的油条,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吃烧饼。烧饼、油条两者相得益彰,如天作之合,一口咬下去,“嘎吱”一声,脆上加脆。人们似乎很满足于这种唇齿间的声音与快感,“嘎吱嘎吱”拼命地咬。烧饼的薄脆、芝麻的香气、猪油的肥美、香葱的鲜香、油条的爽脆在口中融为一体,其美味绝不亚于饕餮盛宴。

  烧饼师傅表演杂技的同时,旁边做油条的师傅也在忙活着,只见他也扯下一小块面团,用工具把它弄成长长的十字形的一根,然后轻轻放入滚烫的油锅,油条在锅内不断翻滚膨胀,直到变得金黄油亮,师傅才把它们一根根地捞起。

  顾客要买烧饼、油条时,师傅把烧饼切开,油条折成两半,一把塞进烧饼中,装进方便袋。顾客拿着烧饼油条,一边啃着,一边满意地回家。在我心中,这就是小老百姓的美滋滋的生活了。人们对油条的喜爱不仅因为它好吃,民间还有“油炸桧”的说法。

  桐乡人也习惯称油条为“油炸桧”,是“油炸秦桧”的谐称,在民间,小小的油条还寄寓了人们的对奸臣秦桧的痛恨。

  烧饼油条,物美价廉,我小时候油条才3毛钱,烧饼可以做5毛的,也可以做7毛的,任君挑选。小小的1块钱在当时就可买到完美的早餐了。现在呢,炸油条的油让人无法放心,烧饼的大圆足足小了几圈,里面的猪油才可怜兮兮的几坨,价格飞涨不说,味道也早已大不如前。时代的变迁没带走烧饼、油条,但黑心的商贩带走了儿时烧饼油条的美味……
  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