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芒种,对农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。如果它是一个支点的话,一头挑的是收获,另一头挑的是播种;一头是艰辛,一头是希望。 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: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芒,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,如大麦、小麦。到了芒种,这些作物先后进入成熟期
芒种,对农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。如果它是一个支点的话,一头挑的是收获,另一头挑的是播种;一头是艰辛,一头是希望。 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芒,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,如大麦、小麦。到了芒种,这些作物先后进入成熟期,需要抓紧时间收割。古时,“芒种”与“忙种”也可以互通,所以,“芒种”即是忙着收割、忙着播种,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 嘉兴王江泾双桥一带的农民常说:“芒种忙种,连收带种;芒种不种,秋后落空。芒种前后麦上场,男女老少昼夜忙;芒种播的是个宝,夏至播的是根草。”俗话又说“春争日,夏争时”,“争时”就是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要抓紧。麦子要抢收,晚稻扦插,番薯移栽进入高潮。如果再推迟,脱了季节,气温升高,营养生长期缩短,就会影响秋收产量。南宋诗人翁卷的《乡村四月》用文学语言描述芒种,诗曰: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”嘉兴词人吴藕汀也写道:“熟梅天气豆生蛾,一见榴花感慨多。芒种积阴凝雨润,菖蒲修剪莫蹉跎。” 芒种时,长江中下游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,雨日多,雨量大,日照少,有时还伴有低温。当然,晴好的时候,田野里禾苗嫩绿,一派生机,晚稻正在插秧。这个时节,有机会在田野走走,人们就会观赏到江南田园的景色,深切感受农民辛勤的劳动和希望。 古时,芒种分为三候:“一候螳螂生;二候鹏始鸟;三候反舌无声。”说的是进入初夏后,螳螂产的卵已经孵化,喜阴的伯劳鸟出现,并且感阴而鸣,与此相反,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,而停止了鸣叫。地气转动,惊醒了昆虫,因此,芒种也是一个极其有生命意义的节令。 旧时有些芒种习俗,现在已逐渐消失,如送花神,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记:“(大观园中)那些女孩子们,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,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,都用彩线系了。每一棵树上,每一枝花上,都系了这些物事。”以示欢送花神。芒种还有安苗活动,种完水稻,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,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,村民平安。浙江云和县至今还在芒种节那天举办开犁节。那里流传着有关天庭司草官牛的传说,据说牛因为同情人间饥荒,偷偷播下草籽,结果野草疯长,虽说拯救了牲畜,农田却被野草侵占而使人无法耕种。上天为了惩罚牛,指令其下凡犁田。开犁节,即是农民在芒种时分启动春耕的号令。 |
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