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阵阵吹来酿酒香

2020-12-02 09:38 作者:何志荣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新丰农村做酒,在明代已出名。据传杭州人梁小玉曾为镇北侧云溪畔黄阿婆的酿酒技艺作过一首《酿酒》诗:曲部尚书谱不留,椒花细雨冽香流。酿王家法应如是,新拜云溪女醉侯。夸黄阿婆所酿米酒品质好,继承了酿王家传,尊称她为女醉侯。此诗百姓在传唱时觉得有

  新丰农村做酒,在明代已出名。据传杭州人梁小玉曾为镇北侧云溪畔黄阿婆的酿酒技艺作过一首《酿酒》诗:“曲部尚书谱不留,椒花细雨冽香流。酿王家法应如是,新拜云溪女醉侯。”夸黄阿婆所酿米酒品质好,继承了酿王家传,尊称她为女醉侯。此诗百姓在传唱时觉得有点拗口,于是便逐渐改成了如下的顺口溜:“镇北阿婆本姓黄,酿得杜酒赛杜康。黄王谐音唱顺口,人人尊称酿酒王。”

  黄阿婆的酿酒技艺得到推广,至清代,新丰镇上开起了酒坊,前人有诗描述云:“登云寺外野风凉,阵阵吹来酿酒香。楼阁几家临水住,遥看一树挂斜阳。”旧时,农户也大多酿制,所酿之酒皆称为杜做酒。每年到农历十月糯稻收割后,家家用白米、白药、白水酿制,所以也叫三白酒。用量小的人家拿只缽头做甜酒酿,食用时酒与糟一起吃。用量大的人家便正儿八经地做三白酒。小时候父母亲也年年做酒。母亲事先备好酒药,每当初夏冈地上粉红色的酒药花像猫尾似的一串串盛开时,母亲便会提着篮去捋酒药花,拎回家后放到石臼里捣烂,然后揉到糯米粉里搓捏成小小的药团子。药团子放在匾里要霉上四五天,待长满黄白色细绒毛后再拿到太阳下晒,晒燥了存放在麦甏里,因麦甏干燥,酒药团子不会还潮而坏掉。

  做酒的上夜,父亲将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。当天他在锅内放满水,锅子四沿垫上稻柴箍,将蒸桶置于柴箍上,桶内底部垫上纱布,把湿米倒入桶内,一桶大概可蒸三斗米。母亲开始烧蒸时,唤我将门关上,防止陌生人进来。听说蒸饭时遇上冲撞,桶内米饭会出现夹生。米饭蒸熟后要稍凉一下,父亲将凉过的米饭盛入淘箩,再均匀地一层层圈叠到做酒的缸里,圈叠时在中间留一个拳头大的空隙,每圈一层,撒上一次已碾成粉末状的酒药。药量根据自己需求,药多些酿出来的酒就“凶”(辣)些。父亲喜甜,也正合我们母子的胃口。米饭圈放完毕后,要在缸上盖上竹匾,竹匾上再严严地覆上麻布被絮之类,不准出气。过几天便会闻到酒香,这时缸内的酒是原汁,还不舍得享用,父亲会凭经验兑上清水,再过三四天,把酒糟沥出,然后将酒放入酒甏,便可即时取用。

  因为是十月份酿成的三白酒,故又雅称“十月白”,十月白可以储存到明年也不会酸坏,酒色清碧,酒香悠远,酒味平和,酒性绵长,上口生鲜,乡土风味十足。待到开春,酒会略呈橙黄色,家乡人美其名曰“菜花黄”,正如晚清秀才徐文潮诗中所云:满斟十月白浮觞,酦出新醅味最香。试问何时春酒熟?明年须待菜花黄。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,市面上酒的品种越来越多,酒的档次越来越高,可对于上了年纪的乡下人来讲,他们对祖传的杜做酒“十月白”和“菜花黄”仍有着不舍的情结,做酒的手艺也依然传承着,已成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