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冬至开始数九,农谚有: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起九以后,寒天来了,人们的防寒意识随着起九的到来,日渐提高。 寒又分小寒、大寒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
冬至开始数九,农谚有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“起九”以后,寒天来了,人们的防寒意识随着“起九”的到来,日渐提高。 “寒”又分小寒、大寒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月半则大矣。”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,小寒一过,就进入“三九”天了。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。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,大寒正值三九刚过,四九之初,“大寒三候”中所说的“水泽腹坚”,冰之初,凝水面而已,至三九,则上下皆凝,故云“腹坚”,农谚说的,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”,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,正是此时。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,可以预示未来天气,每年天气有差异,有时小寒不冷,就有了“小寒不冷冷大寒”的谚语,小寒不冷预示大寒要冷,又有“小寒寒,惊蛰暖”的说法。 俗话说,“小寒大寒不下雪,小暑大暑田开裂。”说明这个时节,是降雪的日子,如果下小雪或雨雪稀少,来年的降雨,也必将贫乏,田地将干旱开裂,预示着天气对应的关系。“大寒不冷,春分不暖”,大寒这天如果不冷,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推延,来年春分时节,天气就会十分寒冷。“大寒见三白,农民衣食足”,在大寒季节里如果下了雪,把田地里的害虫冻死,来年的农作物,就不会遭到虫灾,农作物才会获得丰收,农民才会丰衣足食。 一进入小寒大寒时节,我们王江泾双桥一带,历来就有一种养生进补的风俗,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说明冬日进补的重要性。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也是一种食补。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,早喝人参黄芪酒,晚服杞菊地黄丸”,家庭条件好一点的,或孝顺的子女早就为父母购买好了人参、阿胶之类,让老人家享用,滋补身体。 大寒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个冬季节气,大寒告诉人们,冬季即将结束,已经到了岁末。天气虽冷,但是春天已经不远,到处都可以隐隐感到大地回春的迹象。此时,农事的高潮已经过去,年味一天一天浓郁,送灶、过年,不少年份是在大寒节气内,“小寒大寒,收拾过年”,家家户户,除旧布新,打扫卫生,将门窗玻璃擦洗得锃光瓦亮,将墙角落里的灰尘掸扫得干干净净。农贸市场十分活跃,冬藏进入关键时刻,过春节的鸡、鸭、鱼、肉,干货、鲜货,分别储藏。鞭炮陆陆续续燃放起来,在空中炸响,迎接新春的来临,为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鲜艳色彩。 |
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