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焐酥藏

2021-03-30 09:08 作者:何志荣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焐酥藏,是嘉兴新丰一带对红烧蹄髈的别称。焐酥,是烧得酥烂的意思,那藏字则别有寓意和故事。老古话把吃蹄髈叫作掘藏,即用筷子挖取蹄髈肉,类似挖掘宝藏。主人设喜宴,备焐酥藏,就是祈求日后善藏聚宝,图的是好口彩。 这好口彩有来历:红烧蹄髈原是周庄大

  焐酥藏,是嘉兴新丰一带对红烧蹄髈的别称。焐酥,是烧得酥烂的意思,那“藏”字则别有寓意和故事。老古话把吃蹄髈叫作“掘藏”,即用筷子挖取蹄髈肉,类似挖掘宝藏。主人设喜宴,备焐酥藏,就是祈求日后善藏聚宝,图的是好口彩。

  这好口彩有来历:红烧蹄髈原是周庄大富豪沈万三家的杰作,有一日,沈万三请来朱元璋赴宴,殷勤款待中端出了红烧蹄髈。朱问:“这叫啥菜?”万三略顿一下,心想绝对不能叫“猪蹄子”,因“朱”与“猪”同音,会招来杀身之祸,忙答道:“叫万三蹄子。”朱元璋“嗯”了一下又问:“偌大的蹄子,咋吃呢?”在皇帝面前开吃是不能动刀的,因刀是凶器。万三又灵机一动,抽出了蹄内那根刀片状的骨头,将蹄髈扦开。万三扦开后恭请道:“请皇上先尝尝。”朱元璋将“尝”字听作“藏”字,脸有不悦之色,让朕先藏起来,你是何意?万三急忙解说:“藏”字是万岁爷广积粮,善于藏之意。朱闻之点了点头,便钦赏了沈万三。由此“万三蹄”就被人称作“藏”,随后焐酥藏的名气越叫越响亮。传到新丰,人们便作为好口彩,凡见红烧蹄髈,皆为脱口而出:“唷,焐酥藏!”

  农家办喜事,不论是结婚还是造房子,婚宴上或上梁酒宴上,焐酥藏是必备的主菜。遇有重要贵客,有时也用焐酥藏招待。明弘治间,新丰人退职知府、乡饮大宾沈春,邀请同乡建昌府同知屠熙、武冈知州伍方举行诗酒之会,席上就备有焐酥藏,沈春即席吟道:“焐得酥藏热,诗朋远道来。举杯佳句续,优劣不须裁。”三位诗友聚得尽兴尽味。因这道菜关乎着主人的颜面,故烧制就特别考究。

  焐酥藏是怎么烧制的呢?笔者在少年时看到宴席里的焐酥藏,炊具用的是甑缸,现在大多是大铁锅。在烧之前,先在锅(或缸)内垫上只干净的柴草鞋,四周衬上棕榈树叶子,蹄髈倒入时不能碰到锅底与锅壁,以免被烧焦。水、酱油、调料,各位厨师皆有秘方,不会外传,只见他不时地向锅内添水。小伙计(或临时小工)只管烧火。小伙计事先会搭建临时小灶,置上厨师专备的甑缸或铁锅,用树梗、木片等硬柴烧煮。待到微熟时就焖上一焖,俗话云“千滚抵一焖”。啥时停火,啥时再煮,厨师会随时关照的,就这样,煮煮焖焖,将其焐得酥酥的。旧时农家在除夕之夜,也会用饭镬子耐心地煨煮一只蹄髈,不过这只焐酥藏的味道如何,只有各家自知,无人评论。据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烧煮蹄髈也颇有研究,并且留下了诗作云:“净洗铛,少著水,柴头罨烟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”他常常自煮自尝,自得其乐。然而在宴席上的焐酥藏,要能调众人口味,那就全凭厨师高超的手艺了。酒席上几只冷盆,几碗热炒过后,便会送上这道当家主菜。家乡有诗赞焐酥藏:“浓油赤酱亮光光,筷子扦开满屋香。酒宴佳肴谁主打?红烧蹄髈焐酥藏。”

  厨师在伙房给每位端菜的服务员递上蹄髈时,总要喊一声:“上藏!”接着又补一句:“小心烫手。”服务员接过盘子,小跑急步地送往一桌又一桌,在走道上连声高喊:“藏来咧,藏来咧!”小孩儿望着盘里会唾液欲滴。轮到的桌上马上会站起一人,应一声:“接藏!”接住后将藏放到大圆桌的正中央,方便大家享用。这时往往由桌上的长者站起来,把蹄髈中间的那根刀片骨拔出,捏住一端,负责地将蹄髈劐上若干刀,并招呼大家:“别客气,请吃藏!”藏皮裂开,香气四溢,老人小孩,相呼食用。一盆香香酥酥、肥而不腻、人人喜欢的焐酥藏一下子会去掉三分之一。

  早先农村生活不富裕,难得遇上一只焐酥藏,必定会吃得盘底向天。现在是“无荤不吃饭”,可对这只依然难得的藏,大多还是要尝一尝。酒桌上剩下的半只焐酥藏有的还会打包回家。
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