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水乡吃鱼俗

2025-05-03 16:33 作者:胡永良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杭嘉湖平原水乡,境内河网纵横交织,濒临大海,渔民们向来以捕捞河鲜海味等水产品为业、为生。 在传统饮食习俗中,鱼是人们所喜爱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佳肴。它可煎可蒸,可炸可炒,可腌可卤,可糟可爆味道不尽相同,大小宴席都离不开它。每逢新春佳节,家家

  杭嘉湖平原水乡,境内河网纵横交织,濒临大海,渔民们向来以捕捞河鲜海味等水产品为业、为生。

  在传统饮食习俗中,鱼是人们所喜爱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佳肴。它可煎可蒸,可炸可炒,可腌可卤,可糟可爆……味道不尽相同,大小宴席都离不开它。每逢新春佳节,家家户户吃年夜饭,或是招待亲戚朋友吃年酒时,都必然有一道全鱼佳肴。但是,怎么吃法,各地都有许多不同的习俗,正所谓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。在我们海盐,鱼的吃法也有许多讲究,下面简要介绍几例。

  除夕晚上,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时,餐桌上有一碗(盆)红烧全鱼(一般是鲫鱼,“鲫”与“吉”谐音,取吉利之寓意),但谁也不会动筷子去吃它,基本上是端出来摆摆样子,如果小孩不懂事想吃,也会遭到大人的阻止,并说这碗鱼今年剩下来留到明年吃,讨个“年年有余”好口彩。

  春节过后,家里来客或是去亲戚家做客拜年,主人家会设宴款待来宾,俗称“吃年酒”。吃的时候,主人都会热情招呼大家喝酒吃菜,还会频频为客人夹菜,可就是不会往那鱼碗里下筷,客人也很自然而知趣地不去夹这碗里的鱼来,那道鱼肴便被原封不动地放在碗橱内。这碗鱼就这样端进端出(来客时只热一下或干脆不热),一直等到那鱼将要变质时才会重新红烧一下让大家食用,而且还得主人首先动筷食用后,家人或客人才会夹来吃。所以,年夜里的那道鱼肴和吃年酒时的鱼肴,历来被人们俗称为“看的鱼”。当然,若是切块的炒鱼或腌鱼菜肴,则是例外,但一般也须主人先动筷食用。

  在举行婚礼、寿庆等喜事时,宴席上也离不开那道全鱼菜肴(鲥鱼或草鱼,鲥鱼为佳)。这道菜一般是在酒过三巡后上来的。食用的时候千万要注意,只能吃中间的,鱼头和鱼尾要完好地保留下来,最好是连中间的那根鱼骨头都不要弄断。因为这是祝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的象征,讨“有头有尾”的好口彩。

  渔民家吃鱼,则另有规矩。要先吃上半爿,吃完后把鱼骨头拿掉,再吃下半爿,而且只能顺着吃,切不可把鱼翻过身来吃。因为渔民们常年处在“三面朝水,一面向天”的环境里,最忌讳的就是一个“翻”字,其意是“会带来渔船倾覆沉没的灾难”,非常不吉利。

  民间的泥、木、竹、裁缝等手工匠人,在主人家(俗称“东家”)吃饭时也有传统规矩。例如,中、晚两餐吃饭时,桌上都有鱼、肉等菜肴,然而中餐时不能吃鱼,只有在晚餐时才可吃鱼,而且必须由作头师傅(今称“包工头”)先动筷,但不能吃光(俗称“碗底向天”)。

  这些吃鱼的习俗,都是人们祈求家业兴旺、“年年有余”的象征,有的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