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酿米酒

2012-12-17 09:36 作者:朱娟清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晚上,夫倒了一杯杨梅酒喝。天冷,夫让我也尝一口驱寒。这是白酒,我不喜欢。酒,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的家酿米酒。素朴的奶白色,扑鼻的醇香味,依然芬芳在时光中。 冬日,忙碌了一年的农人终于得闲了。掰掰指头,新年越来越近了。每家每户就开始了年活。这第

  晚上,夫倒了一杯杨梅酒喝。天冷,夫让我也尝一口驱寒。这是白酒,我不喜欢。酒,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的家酿米酒。素朴的奶白色,扑鼻的醇香味,依然芬芳在时光中。

  冬日,忙碌了一年的农人终于得闲了。掰掰指头,新年越来越近了。每家每户就开始了“年活”。这第一件事要算酿酒了。那时的新年,乡下人家,没有葡萄酒,没有女儿红,更没有五粮液。家家户户上桌的,清一色是自家酿制的米酒。

  酿米酒需要一个特制的大木桶。小村里,二十多户人,仅我家有一个(也是上代留下来的),年年是轮流着借给村里人。有时候,邻村人也会来借用。每当秋粮收割后,父亲就从隔板上取出大木桶,用井水里里外外刷洗得干干净净。然后,放置在堂屋西北角的蚕匾里。一进屋就能瞧见,哪家需要尽可以取用。

  记得,冬日暖阳的一个大早,母亲先从米囤里舀出好几淘箩糯米,再过个秤把好分量放在早已备好了水的大口缸里,搅拌,浸泡。

  接着,母亲走到离家门十多米的大树底下,从小山一样的草垛里抽出许多捆稻草,搬到水泥场地,打开了绳结晒太阳。

  夕阳西斜时,母亲捆起了稻草。我们连忙帮着一捆捆运到与灶间一墙之隔的边间里。这时候,父亲舀出糯米,分放在两个密实的箩筐里,挑到河边洗去杂质。之后,搁在操场的两条长板凳上沥去些水分。母亲又到屋角边找来一根根粗粗的硬柴,父亲找来斧子,将它们劈成条状。自然,等在一旁的我们,很熟练地将它们抱到灶屋里。

  晚饭后,母亲洗完了碗筷,装满了一锅子水,摆上了铺着白纱布的蒸架,真正开始了酿酒工程。

  只见,父亲搬来大木桶,不偏不倚地罩在锅沿。接着,小心地倒进沥干了的糯米,用手铺得平平整整,再盖上木盖子。

  母亲点着了火,燃着了硬柴后,烧火的活儿就被我们接替了。一来对着灶火暖和又舒服;二来硬柴很耐烧很方便,时不时丢进几条就可以了;第三么,还可以将番薯或芋艿扔到灶里,用红彤彤的柴灰烤熟。那香味,别提有多诱人了。

  这时候,母亲和父亲将那口大缸仔细清洗后,一起抬到小边间,四周用稻草围得密密实实。

  一大桶糯米,需要蒸上好久才会熟。我们姐妹仨和弟弟时而添添柴火,时而哈哈嬉闹,时而吃吃烤薯,不亦乐乎。渐渐地,蒸汽冒上来了。越来越多,越老越浓。我们的心也随之冒出了盼望,口水在不停地打转。整个灶屋的上空,蒸汽袅袅,白蒙蒙的。父亲站到凳子上,移开锅盖一条缝瞧了瞧,再抓了一小撮米饭尝了尝,点了点头。我们明白,就停止了柴火。

  姐姐妹妹和弟弟,挤坐在灶前的矮矮的长条凳子上。做做手影游戏,或者玩玩“石头剪子布”。闷了十多分钟,可以揭开锅盖了。父亲首先抓了四把米饭放在四个碗里,我们争先恐后地拿起碗,顾不得烫手抓起来就狼吞虎咽。母亲一边喊着“慢一些”,一边在每个碗里撒了少许红糖。我们吃得更欢了。我喜欢将米饭捏在手里,揉成一团,玩着吃。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