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风物 > INTRODUCE

粽子

2016-06-08 08:43 作者:吴顺荣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民谚曰:“吃了端午粽,再把寒衣送。”端午节除了食“五黄”、驱“五毒”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,吃粽子。

  我生在农家,长在农村,一向崇拜民间和底层。粽子和家乡的麦芽塌饼、青团子一样,于我有特别的民间之香。粽子又名角黍,其形状极其现代,尖尖的四个角指着上下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,就像尖端物理学中被解析后的物质结构,又强烈地散发着古老恒久的民间色彩。作为区别于米饭的食物,又朴素地显示出老百姓天生的艺术趣味。

  “五月里来是端阳,麦田翻身插黄秧。雄黄抹在额头上,糯米粽子喷喷香。”春末夏初,石榴红了,梅子黄了,枇杷熟了,端午也临近了,城里城外便到处散发着粽子的淡香气息。粽的香味,一部分来自于粽箬,那是箬竹的叶子,别名米箬竹、箬叶竹、粽巴叶、檐竹等。为禾本科竹类植物,颇具观赏性。其叶片长且宽大,多用于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,是包粽子的最佳选材。裹粽子前,把从街上买回来的粽箬洗净,浸泡在清水里,再滴进几滴菜油,这样包出来的粽子,剥食起来既光鲜,又不会被粽箬黏住。

  以前,农家裹粽子的场面,虽不及如今社区里裹粽比赛那般热闹,但非常传统,也很庄重。将一张洗得干干净净的圆形竹匾搁在一张方方正正的桌子上,预示着天圆地方,裹粽人围在其边。匾内,有淘净的雪白糯米,有鲜艳晶莹的赤豆或红枣;匾外,有碧绿的箬叶,金丝般的稻草。裹粽子最优美的姿势,我想大概就是最后成型时的动作。包着蓝印花布头巾的女人,左手握着碧绿饱满的粽子,右手拿起金黄色的稻草,用牙齿咬着稻草的一头,快速地缠上几圈,然后将其抽紧。裹好的粽子,瓷实得像一个个秤砣,令人生出爱意。

  少时吃过三四种粽子,最普通的是白水粽,纯粹用糯米做成。剥开,用一双筷子戳上,再在瓷盆里放上几许白糖,将粽子尖头蘸上白糖,咬一口,白糖在齿间发出“喳吱喳吱”的细响,入口回甘,齿颊留香。其次是赤豆粽子,雪白的粽身嵌满了艳红的豆子,很美。但乡人常常把这种美不适当地形容到人的身体上。夏天人生满痱子或被蚊虫叮咬得浑身红肿,他们就说你像只“赤豆粽子”,很形象,但不美。 再就是红枣粽,把一粒粒小红枣劈成两半,去除枣核,犹如白玉中藏着一颗颗红宝石,吃着,有一种探宝的欢愉。还有豆沙粽,外白内赤,沙糯相间,吃起来更是香糯可口。

  用清香的箬叶,禾香的稻草包裹的各式粽子,挤满柴灶上的黑铁大锅,烧滚煮熟,焖上一晚,明晨烧把火再吃,满屋子弥漫着粽子的香气。至于当前流行于市的中肉粽、大肉粽,少时鲜有品尝;火腿粽、蛋黄粽,更是闻所未闻。

  民谚曰:“吃了端午粽,再把寒衣送。”端午节除了食“五黄”、驱“五毒”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,吃粽子。其实,在民间并非一定要在端午裹粽、食粽。譬如每年新米上场、过年过节、家中或亲友家有了喜事,都会裹些粽子,或表示庆贺,或作为礼品相送。

  至于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,在儿时并不知晓,但这种风俗让我感到自豪。一个古代的中国诗人,如此深入民心、民生、民俗,真令我欣喜,也令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。打开一只只紧裹着的粽子,犹如打开一个个民族文明的密码。尽管,我在粽子的余香里又老了一岁。

顶一下
(2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