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热门嘉禾方言文章推荐

广告赞助商

主页 > 嘉禾方言 > INTRODUCE

嘉兴方言考试卷之84--从二百五到勿二勿三

2015-07-02 13:57 作者:于能 来源:www.jiaxing.cc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摘要:在前几期中,我们曾谈到嘉兴人忌讳说二百五,因为二百五就是骂人傻瓜、神经

  在前几期中,我们曾谈到嘉兴人忌讳说“二百五”,因为“二百五”就是骂人傻瓜、神经病。市区顾先生来信提出自己的看法,认为“嘉兴人忌讳说‘二百五’,好像历史并不长,个人感觉似乎源自北方人的说法……”

  和“洋盘”一样,我们在这里又涉及了语言的地域性问题。其实,许多词语在不同地域是有着广泛共性的。就比如我们熟知的吴语中的“十三点”,其实除了在吴语中,这个词在江淮官话和粤语中也有流行。还是回到上期有关语言交流、融合的方面来说,比如我每读清末民初人写的《蜀方言》,就总觉得里面有许许多多四川话也是吴语里经常用的,像曲蟮(蚯蚓)、白字(错别字)、田鸡(青蛙)、老鼠(鼠)、风筝(鸢)、痣(黑子)、老子(对人自称)等等。这是因为虽然蜀方言的基本词汇来自北方官话,但是历代移民使用的方言(包括吴语),也促使它在不断变化。这其中,我们来看一下“痣”字的流变,颇可说明一些问题。“痣”,本是吴楚一带的方言,原写作“志”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人,隆准而龙颜,美须髯,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。”唐代学者张守节在给《史记》作注时说:“许北人呼为‘黡子’,吴楚谓之‘志’。‘志’,记也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。”唐代著名经学家、语言文字学家颜师古注:“今中国通呼为黡子,吴楚俗谓之志。志者,记也。”嘉兴话里到现在还把人皮肤上大的黑斑叫做“记”, 这也可证明张、颜两位说法之可靠。

  颜师古和张守节这两位生活于唐代初期和中期的语言学家、历史学家的相似注释,至少说明三个问题:

  首先,“痣(志)”在汉代的时候,也就是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、班固生活的东汉时期,通常都是叫“黑子”的。

  其次,在唐代,“痣(志)”的通称就变为“黡子”了。

  最后,起码也在唐代,吴楚间的方言将“黡子”叫做“痣(志)”。

  到了宋代,情况又怎样呢?我们来看宋仁宗年间编的大型字书《集韵》:“痣,黑子也。”所以,起码在宋代,“痣”已经从吴楚间的方言进入了官方制定的字书,成为通语,也逐渐取代了“黑子”的说法。之所以不厌其烦来说“痣”字的流变,还是想说明,语言的使用区域是一直在变的,语言也是一直在融合的。语言是流动的,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。吴语中当然有大量的北方话存在,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,北方话和吴语都是互为影响的。

  回过头来说“二百五”,这个词在山西话、东北官话、中原官话、西南官话中都流行,而它的变体“两百五”(姑且如此称呼,其实只是方言发音不同而已)在吴语、客家话中也都长期流行。到如今,“二百五”早已全国通用了,关于它的来源就有好几种说法,在吴语中,它也和勿二勿三、勿三勿四等词一样,作为贬义词使用。晚清小说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十三回写陆观察善于混社会:“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头一件精明的是打得一手好麻雀牌……”作者吴趼人长期生活在上海,对吴语自然熟悉,所以“二百五”起码在清末民初就已经成为吴语中的俗语了,在同时期的其他方言中有没有相同例子出现?因为无法考证,所以这里不敢妄说。

  形容人言行不端正、流里流气的“勿二勿三”、“勿三勿四”似乎是典型的吴语了,但是它们却和二百五有着微妙的联系。为啥叫勿二勿三、勿三勿四?就因为处在整数二和三、三和四之间,给人“上不着天、下不着地”的感觉,也就是半吊子。半吊子者,用来形容不通事理、不认真之类的人。比如山东滕州方言“半熟”也是半吊子的意思,所以凡处在“半”之间,一般都是自以为是而要出洋相的人。古代一吊为一千文钱,二百五十文是“半吊子”的“半吊子”,不是二百文也不是三百文,也就是勿二勿三,这又是二百五来历的一种说法。

顶一下
(3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别说明

◎ 广告赞助

◎最新评论
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
      表  情:
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◎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

      ☉出处:嘉兴故事         网址:http://www.jiaxing.cc
      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。
      ☉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,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
      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