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上期我们说到易学博大精深,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,渗透到老百姓生活中。大家知道七表示少阳,八表示少阴。那么,少阳和少阴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又指代什么呢?我们来读一下我国中医学的经典巨著《黄帝内经素问》中的名段: 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而天
上期我们说到易学博大精深,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,渗透到老百姓生活中。大家知道“七”表示少阳,“八”表示少阴。那么,少阳和少阴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又指代什么呢?我们来读一下我国中医学的经典巨著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的名段: 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;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;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;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;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 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;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阴阳和,故能有子;三八,肾气平均,筋骨劲强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八,筋骨隆盛,肌肉满壮;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;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;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藏衰,形体皆极;八八,则齿发去……今五藏皆衰,筋骨解堕,天癸尽矣。故发鬓白,身体重,行步不正,而无子耳。 这就是说,女子以七岁为周期,男子以八岁为周期。在周期里表现出不同的生命体征来。比如女子七岁开始长牙齿,十四岁来月经,二十一岁牙齿长齐了,到了二十八岁则身体发育到盛壮时期,而三十五岁面容开始憔悴,四十二岁头发开始白了,四十九岁就进入绝经期,不能再生育了;男子呢,八岁开始长牙,十六岁遗精,二十四岁牙齿长齐,三十二岁身体发育到极盛时期,到了四十岁就开始落牙齿掉头发了,四十八岁的男子往往两鬓开始斑白,五十六岁起,身体就开始衰退,到了六十四岁也就老了。 男、女生命体征各以八年、七年为一个周期,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,放在我们这个时代当然有所变化(比如寿命的延长和精力的充沛程度),但以八年、七年为人生的一个阶段,还是八九不离十的。古人认为“七”和“八”为少阳、少阴,是阴阳之气初升阶段,充满活力。所以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认为女子属阴,用少阳“七”来配阴,阴阳调和;自然,男子本就属阳,以少阴“八”来相配,也同样阴阳协调。如此一来,“阴得阳助则长,阳得阴助则生。” 如此,我们就结束这篇枯燥而冗长的文字,在“罪过”读者之时,总结一下为什么“七”要和“八”连在一起构成众多的俗语。 从易学上来说,少阳七和少阴八分别代表了阳之正和阴之正,两者都是本质性的东西,如果它们一旦位置不正了,那就是乱七八糟、瞎七搭八(胡来一气,没来由)、七高八低(形容高低不平)——也就是阴阳不协调,“道”就混乱了(这就是为什么七和八构成的词贬义居多的原因)。同样,“七”和“八”和我们身体关系又极其密切,如果人体阴阳不协调,也就是“七”、“八”紊乱了,那就要七病八痛、七死八活、七损八伤。 嘉兴话中,由“七”、“八”组成的词语大军还有许多,比如七停八当(妥当)、七桥八裂(也作七翘八裂,高低不平的意思,引申为不团结、惹是非)、七荤八素(晕头转向)、七讲八讲(到处乱说)、七张八嘴(人多嘴杂)、七七八八(形容零零碎碎)、七弄八弄(摆弄、捣鼓)等等。在这些俗话中,“七”和“八”除了本身是数词,代表数量以外,更主要的含义是从易学上生发出来的。 |
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