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市区金先生来电问,嘉兴人是不是喜欢把躲起来叫做拌起来?这个拌字怎么写?是陪伴的伴还是凉拌的拌?为此他和朋友争论过好几次,也没有结果,所以想问一下方言课堂。 金先生到嘉兴已经有3年多了,一般的嘉兴话都听得懂,因为儿子在嘉兴念书,所以他知道嘉兴
市区金先生来电问,嘉兴人是不是喜欢把“躲起来”叫做“拌起来”?这个“拌”字怎么写?是陪伴的“伴”还是凉拌的“拌”?为此他和朋友争论过好几次,也没有结果,所以想问一下方言课堂。 金先生到嘉兴已经有3年多了,一般的嘉兴话都听得懂,因为儿子在嘉兴念书,所以他知道嘉兴话里把捉迷藏的游戏叫做ban mangmang,但是不知道怎么写。在此,我们回答金先生的疑问。 嘉兴话确实把“躲”叫做[bΦ13],读若叛,浊音,上声。这个字的本字并不是金先生认为的“躲起来就是把人凉拌了”的“拌”字,或者是伴随的“伴”字,而是“畔”字。 “畔”,汉代的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为:“田界也,从田,半声。”这个字的原义是田界,后来从田界又引申为疆界、界限的意思。那么,从界限又能引申出什么意思呢?那自然是“旁边、边上”了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。”这泽畔就是“大湖的旁边”。“畔”的这层意思一直用到如今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对“畔”的第一个解释就是:“(江、湖、道路等)旁边;附近。” 我们再来看,从“旁边、附近”这层意思,“畔”字还能引申出什么含义?那就是“回避、躲避”的意思了。你想,你如果主动跑到一块田地的边上去,或者跑到边疆(也就是一国之畔)去,你是不是远离了中心地带?你是不是成了一个边缘人?这自然就是一种回避或者逃避的行为了。研究文字义项渐渐丰富起来的变化,真是很有意思和有趣的事情。好,现在我们已经看到“畔”的第四个义项是“回避、躲避”,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嘉兴话中那层“躲藏、藏身”的意思来。 用“畔”表达“躲”,这个说法可是很有来历的,并不是嘉兴人硬造出来的。说到这里,先插一句话。大家知道《孟子·公孙丑》中有句名言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”句中的“畔”是通假字,通“叛”。可是我们读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中这句:“今乃有畔敌之名,大为中国羞。”其中的“畔”字又如何解释?难道也是叛变不成?叛变敌人怎么会成为中央王朝的羞耻?其实,这里的“畔”就是躲避的意思了,所以唐代颜师古怕人误会,特地作注说:“不敢当敌攻战,为畔敌也。” 明代文学家张岱在《夜航船》中更加直接解释了“畔”是“逃避”的意思:“陈后主与齐云观,谣曰:齐云观,寇来没处畔。故今人避人谓之‘畔’。”张岱是绍兴人,由此可见明代江南人还把“逃避”说成“畔”。(清赵翼在《陔余丛考》中也引用了同一典故,但“齐云观”作“齐圣观”:“畔,吴语谓躲避曰畔。”)再有,许多嘉兴老人回忆抗战时期的情形,往往会说,“日寇来了,老百姓畔也没地方畔。”正和一千多年前的民谣如出一辙。“畔”字的生命力可见一斑。 如此一来,嘉兴人把捉迷藏、躲猫猫说成是畔盲盲就不用再多解释了,畔盲盲就是逃到角落里、边上去,让人找不到(也就是成为盲子)的一种游戏。最后来说一下,嘉兴人还把躲在深闺中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轻女性叫做“畔房小姐”或“畔房姑娘”(也可以用来称呼已婚妇女),这也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。因为常常躲在房内,所以“畔房小姐”往往不懂世故人情,脾气又大。像晚清吴语名著张南庄的《何典》,其中第八回回目就叫做“鬼谷先生白日升天,畔房小姐黑夜打鬼”,里面的畔房小姐可就太厉害了。这个小姐的老公叫色鬼,他借极鬼之力,要讨豆腐西施做小,结果畔房小姐晓得后: 把色鬼骗进房中,打了一顿死去活来,拿条软麻绳缚住了……等到四更头,听得众鬼回来,那极鬼背了豆腐西施,领头先进。畔房小姐在暗头里听得脚步响,便举起棒槌夹头打来。不料反打着了豆腐西施,正中太阳里,打得花红脑子直射……极鬼忙将豆腐西施放下,看时,早已呜呼哀哉了……畔房小姐也觉心慌意乱,畔进房中去来。 |
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